地 址:广东省揭阳市揭东区
玉滘镇四合一路南侧
联系人:张经理(微信)
手 机:138-2818-8853
电 话:0663-3219111
0663-3219222
传 真:0663-3219333
0663-3219444
先对之前文章中有较多误解的两个问题做一下说明:
一是关于“首战用我,用我必胜”的口号,据了解该口号是上世纪90年代某空军师提出来的,后来被推广到全军的一线应急作战部队,非一线应急作战部队则是“首战有我,战则必胜”,如果有什么补充的熟悉的战友可以再补充一下。
这里特别指明二炮用的是“首战用我,用我必胜”主要是表明,二炮不只是战略威慑力量的部队,而是在现代战争中首战必用的先锋。原因也很简单,在现代非接触的大型战争中,减少己方伤亡和以最快速度打击敌人核心节点是基本思想和逻辑,相信无论是中国或是美俄,都是如此。因此,二炮担负着战略威慑和战争破袭的重要作用,这就意味着,真正的大战首战真的是要用二炮而非其他军种。
二是关于《原创丨7军区变5战区,中国为啥这么改?接下来要干嘛?》这篇文章那张图,可能很多战友都没看清楚图后面的文字,文中特别指出这张图是“妥妥的误解”,但一些战友还是认为这张图就是专门为了解释五战区的图,这可真是误解了。那篇文章的中心思想就是说战区是没有地域限制,是基于本土向外延伸的、根据战略需要进行划设的动态区域,又怎么可能是以这样的一个本土的形态划设呢?更何况,这张图就是基于原来军区的划设也是很不妥当的,画得完全没有道理。这里贴这张图,是为了说明有些人误解战区的意思,认为战区和过去军区一样。但令人遗憾的是,还是有人看到这张图进一步误解了。这里特以说明。
元旦期间,中东发生了件大事,沙特1月2日处决阿拉伯之春时的什叶派教士尼米尔(Nimr)等47名囚犯。这下可捅了马蜂窝,很快沙特国内出现大规模示威,要求王室下台。接着,伊朗方面反应强烈,表示要让沙特很快付出代价,愤怒的伊朗人焚烧了沙特驻伊朗的大使馆。与此同时,伊拉克方面的什叶派和逊尼派都对沙特表示了不满,认为沙特这是制造宗教矛盾。美、欧则表示对沙特的行动表示关注。 据最新消息,沙特为了报复伊朗人攻击沙特驻伊朗大使馆,已经宣布与伊朗断交,并驱逐了伊朗的外交人员。在沙特与伊朗宣布断交后,很快巴林宣布与伊朗断交,阿联酋宣布召回大使并降低伊朗的外交级别,苏丹也跟着宣布与伊朗断交······ 就当前形势看,沙特为首的逊尼派和伊朗为首的什叶派矛盾已尖锐化,大有教派战争一触即发之势。对于这一势头,美、欧继续观望,没有表态。俄罗斯表态将协调沙特和伊朗的矛盾。中国表示希望有关方面保持冷静和克制,通过对话和协商妥善解决分歧,共同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 那么,沙特处决的到底是一个什么人呢?为何引发如此大的风波?这场风波真的会引发一场宗教战争吗?大国又在其中起怎样的作用呢? 杀的是谁? 据媒体报道,沙特什叶派激进教士尼米尔是沙特什叶派核心人物,他曾多次发起及参与反政府示威,批评沙特政府对什叶派少数人群的不公正待遇,并试图推翻沙特王室。2009年,他威胁要带领沙特什叶派穆斯林分裂,引发了沙特政府对东部什叶派控制区的镇压。他还参与领导了2011年“阿拉伯之春”运动,带领沙特少数的什叶派反抗逊尼派当权的沙特政府。根据维基解密公布的电报信息,2008年与美国外交官会面时,尼米尔曾试图与德黑兰保持距离。他认为,伊朗和其他国家一样,都是出于自身利益来行动。沙特的什叶派穆斯林不应该期待伊朗因为宗教派别的原因而给予支持。 由上述报道我们可以发现,此人是试图推翻沙特王室的什叶派领袖,并且与美国、伊朗都有联系。这也是为什么沙特在处决尼米尔的时候称不会顾及美国感受、受够了的原因。很显然,此人既与伊朗有瓜葛,也与美国有联系,还参与领导了阿拉伯之春,这在沙特王室看来,是要终结器统治,这是无法原谅的你死我活的斗争。沙特政府一直没有赦免他,并择机选择杀掉他,就是因为这一点。 而沙特之所以选择在羁押这么久之后的现在杀掉此人,是因为在沙特看来,当下火候正好。沙特认为,现阶段由于俄罗斯在中东的行动,美国不得不更加倚重自己,此时杀掉曾领导阿拉伯之春的领导人,美国会选择默认。至于伊朗,沙特已不准备再顾及伊朗的感受,并准备借机推动自己在中东的计划。 为何引发如此大的风波? 尼米尔被处决之所以酿出如此大的风波,在占豪(微信号:占豪)看来原因有三: 一、中东局势剑拔弩张,任何火星都可能点燃火药桶。 当前,中东地区处于大国较量下的宗教、地缘、民族、能源等一系列矛盾的交织当中,这种时候哪个方向哪怕爆发一点火苗,都可能引爆中东这个火药桶。沙特杀死什叶派核心人物在大环境如此的情况下必然会激化矛盾(关于中东矛盾与大国博弈的详细逻辑关系,请战友们参考拙作《大博弈 中国之危与机》中的相关章节)。 二、此时杀掉什叶派宗教核心人物,有严重的挑衅意味。 伊斯兰宗教矛盾本来就比较尖锐,这么多年都是如此,在局势如此紧张的情况下,杀掉一国教派的核心人物,有严重挑衅的味道。在中东地区宗教主义、民族主义热情高涨的情况下,不爆发剧烈冲突才是奇怪的。毕竟,沙特和伊朗不但有教派矛盾,还有民族矛盾,在能源领域也是竞争对手。在这种情况下,这种行动将更具挑衅意味。 三、若伊朗不反击,将会重挫什叶派阵营团结度,伊朗可能因此失去领导地位。 什叶派在中东本来就处于劣势,无论人口、国家数量、综合国力都处于劣势,如此就需要伊朗这个国家领头将几个国家聚集在一起,才能与逊尼派对抗。如果沙特把沙特的什叶派核心人物都杀了还没有剧烈反应,什叶派的联盟就有土崩瓦解的风险。所以,伊朗必须有激烈的反应,而沙特已经不再顾及与伊朗的关系,自然矛盾就激化了。更何况,如果伊朗政府反映不激烈,国内的舆论压力也过不了关。也正是基于这种情况,伊朗才会放任抗议者对沙特驻伊朗大使馆的纵火与袭击。 这场风波真的会引发一场宗教战争吗? 沙特、伊朗的关系已剑拔弩张,如此短的时间内即决定断交,显然是已做好最坏打算。巴林、苏丹、阿联酋一